載氣種類:常用載氣為 氮氣(N?)、氦氣(He)或氫氣(H?),需根據(jù)檢測器類型和分析目標選擇。
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(FID):常用氮氣作載氣,氫氣作燃氣,空氣作助燃氣。
熱導檢測器(TCD):優(yōu)先選氫氣或氦氣(熱導系數(shù)高,靈敏度高)。
流速控制:載氣流速需通過 流量控制器 精確調(diào)節(jié)(如毛細管柱流速通常為 1–3 mL/min),流速不穩(wěn)定會導致保留時間波動、峰展寬或分離度下降。
純度標準:載氣和輔助氣體(如氫氣、空氣)純度需≥ 99.999%(含硫、水、氧等雜質(zhì)會污染色譜柱和檢測器)。
凈化處理:氣體需經(jīng) 脫氧管、脫水管、脫烴管 凈化,定期更換凈化裝置(如硅膠、分子篩、活性炭),避免雜質(zhì)導致基線漂移或鬼峰。
檢漏步驟:開機前用 皂膜流量計 或 電子檢漏儀 檢查氣路接口(如進樣口、色譜柱連接處),泄漏可能導致保留時間延長、峰面積重現(xiàn)性差,甚至引發(fā)安全隱患(如氫氣泄漏遇明火爆炸)。
溫度設(shè)置:進樣口溫度需高于樣品中最高沸點組分的沸點 10–50℃,確保樣品瞬間汽化,避免殘留或分解。
襯管維護:
定期更換或清洗襯管(尤其分析高沸點或臟污樣品后),否則殘留污染物會導致峰拖尾、假峰或柱效下降。
襯管內(nèi)的石英棉需保持潔凈,避免吸附樣品或引入雜質(zhì)。
手動進樣:使用 微量注射器(如 1–10 μL)時需垂直進樣,快速插入進樣口,避免針尖殘留或氣泡引入,否則會導致進樣量不準確、重復(fù)性差。
自動進樣器:定期檢查進樣針密封性和清洗液(如丙酮、甲醇),防止交叉污染。
新柱老化:安裝新柱后需在高于使用溫度 20–30℃ 下老化 2–4 小時(不接檢測器),去除固定相殘留溶劑和低聚物,避免基線波動。
柱污染處理:若出現(xiàn)峰形拖尾或分離度下降,可通過 程序升溫老化(從低溫到最高使用溫度梯度升溫)或反沖色譜柱(僅限非極性柱)去除污染物;嚴重污染時需截去柱頭 10–20 cm 或更換色譜柱。
溫度設(shè)置:檢測器溫度需高于柱溫 20–50℃,避免樣品冷凝污染檢測器(如 FID 需≥150℃防止水蒸氣凝結(jié))。
FID 特殊要求:
點火前需確保氫氣、空氣流速比例正確(通常氫氣:空氣 = 1:10),避免 “富氧" 或 “富氫" 導致點火失敗或積碳。
長時間不使用時,需關(guān)閉氫氣源并降溫,防止噴嘴堵塞或檢測器殘留有機物碳化。
開機后需等待檢測器基線穩(wěn)定(如 FID 基線噪聲≤1×10?13 A,漂移≤5×10?13 A/h)再進樣,基線波動可能由氣體污染、色譜柱殘留或檢測器污染引起,需逐一排查。
氫氣安全:使用氫氣作載氣或燃氣時,需確保實驗室通風良好,避免氫氣聚集(爆炸極限 4%–75%),建議安裝氫氣泄漏報警器。
高溫防護:進樣口、柱溫箱和檢測器溫度較高(可達 300℃以上),操作時需避免接觸,防止燙傷。
廢氣處理:含有害物質(zhì)的尾氣(如 ECD 排出的含鹵素廢氣)需通過 活性炭吸附裝置 處理后再排放,避免污染環(huán)境。
氣相色譜儀的核心使用要點可概括為:“氣路純凈、進樣精準、檢測安全"。定期維護儀器(如更換氣體凈化器、清洗進樣口)、規(guī)范操作流程,并根據(jù)樣品特性優(yōu)化方法(如柱溫程序、載氣流速),可顯著提升分析效率和結(jié)果可靠性。
菏澤開發(fā)區(qū)德行化工設(shè)備銷售中心版權(quán)所有 GoogleSitemap 技術(shù)支持:化工儀器網(wǎng) 管理登陸